top of page

從異化、孤立到重新納入:以青少年拒學問題反思心理專業人員的角色

蔡伯鑫
Po-Hsin Tsai
基隆長庚紀念醫院精神科
-    Chang Gung Memorial Hospital, Keelung

  「只要一到學校門口,那個不舒服的感覺就會整個湧上來,壓得我胸口喘不過氣,身體像是動也動不了。也不是不想進去,心裡明明覺得可以,就在前面了,就一步的距離而已,但就是……做不到,就是在害怕。可是你說我在害怕什麼?人際關係,課業,老師,都還好啊。我就是沒辦法說出來自己在怕什麼。也許我怕的,根本不是學校,而是我心裡的什麼?就好像……好像有一個黑盒子在那裡,讓人很害怕,甚至讓人覺得它本身就是害怕,可是一旦打開來,裡面很可能什麼都沒有。好像我就是害怕,害怕,就是我……」(摘錄自《空橋上的少年》,蔡伯鑫著)


  平行於青少年自殺率的增加,青少年拒學已然成為近年愈來愈常見卻同時難以言說、不易求助的問題。講者蔡伯鑫醫師基於臨床工作現場的觀察,試圖針對此一「黑盒子」般的現象提出概念化的架構,並同時以其兼具「醫師作家」的身份,思考一名心理專業人員可以如何促進轉變的可能性。

講師簡介

  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,1981年生於臺北,現任職於基隆長庚醫院。畢業於建國中學、臺大醫學系,經歷臺大、榮總、長庚三大體系的精神醫療訓練,同時持續進修後現代相關思維,除擔任北北基多所國小、國中、高中的駐校精神科醫師及學生輔導諮商中心的督導,也是美國陶斯後現代學院會員及國際合作對話實踐認證(ICCP)的臺灣區督導。他致力於在每日的臨床工作中實踐後現代的理念,應用各種對話實務,並針對精神疾病引入反思而富創意的觀點。著有《沒有摩托車的南美日記》(時報,2008)、長篇小說《空橋上的少年》(心靈工坊,2020),後者並獲得文化部第43次中小學生讀物選介。他認為在診間裡的工作是幸運而榮幸的,讓他能夠貼近並聽見許多生命故事。更相信當這些故事繼續被重述、被聆聽,更多改變將繼而發生。他希望自己不只是一位醫師作家,也能成為一位作家醫師。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