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tucpYellow.png
Facebook社團封面-01.png

Welcome Message

        從2019年COVID疫情開始,連續三年的瘟疫效應,原來的全球化熱潮衰退,這個世界我們原先以為會越來越近、越來越平等、也越來越富裕的趨勢,全部都往不同的方向後退了。
 
       不管是在我們這個小小多山的島嶼,還是在台灣海峽的那邊,或者更延長到整個東亞海域,乃至於這世界各個國家或民族之間,不管是左還是右、還是其他方向,我們都可以看到越來越極端化的集體立場,也因此有越來越多的對立。這對我們心理健康的工作人員來說,其實是對人群之間的關係,又一次的衝擊。
 
       如果COVID疫情對人群關係的影響,主旋律是由上而下的隔離命令,背景音樂則是沉沉隆隆永無止息的恐懼、不安、和焦慮;那麼不管是台灣內部也好,或者是世界關係也好,對立與極化的政治氛圍,顯然是忽然出現的激動聲響,也許很短暫,也許不斷高潮迭起,但大部分的時候反而是一種沉默到令人不安的寂靜狀態。這個寂靜不是只有來自外部,也來自我們的自身。
 
       過去,很多事情我們隨意就會議論的,並且在這樣的議論中不知不覺有了很多的溝通;但是現在,往往因爲擔心任何的意見,可能遭受到批評和攻擊,因而開始變成啞巴了。理性的邏輯不再是重要,激動的情緒好像是永遠不可以侵犯的。忽然之間,大家有各自追隨自己認為神聖不可侵犯的信念了!對於不可侵犯的一切,必然會表現出捍衛的態度,即便沒有這樣的捍衛態度也斷絕了過去各種直接或間接的溝通方式。
 
       如果這個社會可以類比成一個人的心靈結構,那麼這社會過去內部的集體自體(self,榮格取向的學派翻譯成自性)也就失去了過去的整合(disintegration),看不見的碎片化開始在內部深處慢慢發生,即便是外部的集體結構看起來好像還是一體的,至少在面對外部壓力時是暫時一體的。只是處在這個社會集體當中的個人,在自己不同的個人經驗裡,感受到一種不可說或沒有能力說的壓力。這時候,集體社會有集體層面的症狀,而每個其中的個人也有自覺或不自覺的影響了。
 
       這是我們這一次大會想要將這一切不可說的,努力試著發出聲音來,因為發出聲音來是溝通的第一步。我們千萬不要被變成啞巴,更不要變成沒辦法感覺到自己感覺的人。因為只有這樣,才有真正健康的身心靈!期待於今年12月6-7日與大家再次見面!

大會召集人暨財團法人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長

王浩威 敬邀

bottom of page